專訪|「鳥鳴之王」公開賽模仿「升Key雀」噪鵑叫聲 發起人:幽默實踐人鳥共融|Yahoo

專訪|「鳥鳴之王」公開賽模仿「升Key雀」噪鵑叫聲 發起人:幽默實踐人鳥共融|Yahoo

專訪|「鳥鳴之王」公開賽模仿「升Key雀」噪鵑叫聲 發起人:幽默實踐人鳥共融|Yahoo專訪|「鳥鳴之王」公開賽模仿「升Key雀」噪鵑叫聲 發起人:幽默實踐人鳥共融|Yahoo

【Yahoo 新聞報道】俗稱「升Key雀」的噪鵑叫聲清脆響亮,很多港人都不會陌生,甚至曾在清晨時分被嘈醒。除了噪鵑,港人每日街上也可能聽到不同鳥類叫聲。有熱愛雀鳥的四位青年發起鳥聲模仿大賽,參賽者鬥扮噪鵑叫聲,扮得最相似的 20 位入圍後再模仿其他指定雀鳥,爭奪成為全港首位「鳥鳴之王」。其中一位比賽搞手接受《Yahoo新聞》訪問時形容,雀鳥是「城市人嘅鄰居」,希望用幽默手法實踐人鳥共融,同時讓大眾加深認識雀鳥。

專訪|「鳥鳴之王」公開賽模仿「升Key雀」噪鵑叫聲 發起人:幽默實踐人鳥共融|Yahoo專訪|「鳥鳴之王」公開賽模仿「升Key雀」噪鵑叫聲 發起人:幽默實踐人鳥共融|Yahoo
「鳴就明—鳥聲模仿大賽」正接受報名,截止日期為 8 月 2 日。
專訪|「鳥鳴之王」公開賽模仿「升Key雀」噪鵑叫聲 發起人:幽默實踐人鳥共融|Yahoo專訪|「鳥鳴之王」公開賽模仿「升Key雀」噪鵑叫聲 發起人:幽默實踐人鳥共融|Yahoo
初賽參賽者需模仿「升Key雀」噪鵑。

比賽搞手之一Rico接受《Yahoo新聞》訪問表示,他與其他三位搞手同是 20 多歲、從事與生態相關行業。他們平日會到不同地方觀賞生物,尤其喜歡雀鳥。基於工作需要加上興趣,個別成員每星期都花數天觀賞雀鳥。他們在今年三、四月有意舉辦比賽後,並聯絡觀鳥會、港大理學會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學會協助宣傳,更借出場地舉行決賽。

清晨睡夢聽噪鵑叫 「唔嬲嘅,但幾搞笑」

提起噪鵑,住在村屋的Rico笑指牠們最近越叫越早,每當他熬夜工作時,「有時(上午)四、五點已聽到佢哋叫聲,又有時瞓瞓吓覺都聽到佢哋喺度叫,唔嬲嘅,但幾搞笑。」他指出,噪鵑的叫聲分鳴唱和鳴叫。牠們多在春天求偶,所以經常聽到鳴唱聲,時間較長,而且多是雄性雀鳥鳴唱去吸引異性;鳴叫叫聲則較簡單並較急,多是雀鳥之間溝通,或者通知其他鳥有危險。

專訪|「鳥鳴之王」公開賽模仿「升Key雀」噪鵑叫聲 發起人:幽默實踐人鳥共融|Yahoo專訪|「鳥鳴之王」公開賽模仿「升Key雀」噪鵑叫聲 發起人:幽默實踐人鳥共融|Yahoo
噪鵑的叫聲分鳴唱和鳴叫。(相片來源:香港觀鳥會)

模仿指定留鳥聲音 籲關注保育

除了模仿噪鵑鳴聲,參賽者晉級後須扮其他雀鳥叫聲。Rico解釋:「其實好多時我哋行出街可能身邊好多雀仔叫,但我哋未必認識,或者只認到突出少少嘅聲,例如噪鵑。但其實如果我哋越聽越多,周圍係有唔同嘅雀仔叫緊。」他舉例指,褐漁鴞、斑頭鵂鶹、八聲杜鵑及大鷹鵑的叫聲都很特別,「值得我哋關注同保育」,希望藉今次比賽,利用有趣、歡樂方式,鼓勵大家認識更多鳥類,能夠越聽越多不同鳥類的叫聲和特色。

比賽所需模仿的指定雀鳥都是留鳥,一年四季在香港有機會見到。Rico分享,住新界近山地方都容易聽到這些雀鳥叫聲,例如經過上水河流多會見到斑頭鵂鶹,褐漁鴞則多在晚上出沒,大鷹鵑在這幾種雀鳥中較為常見,天水圍近山的地方常聽到,叫聲很大,而且晚上會長期聽到牠們在叫。

專訪|「鳥鳴之王」公開賽模仿「升Key雀」噪鵑叫聲 發起人:幽默實踐人鳥共融|Yahoo專訪|「鳥鳴之王」公開賽模仿「升Key雀」噪鵑叫聲 發起人:幽默實踐人鳥共融|Yahoo
大鷹鵑叫聲很大,而且晚上會長期聽到牠們在叫。(相片來源:香港觀鳥會)
專訪|「鳥鳴之王」公開賽模仿「升Key雀」噪鵑叫聲 發起人:幽默實踐人鳥共融|Yahoo專訪|「鳥鳴之王」公開賽模仿「升Key雀」噪鵑叫聲 發起人:幽默實踐人鳥共融|Yahoo
八聲杜鵑則有八聲。(相片來源:香港觀鳥會)
專訪|「鳥鳴之王」公開賽模仿「升Key雀」噪鵑叫聲 發起人:幽默實踐人鳥共融|Yahoo專訪|「鳥鳴之王」公開賽模仿「升Key雀」噪鵑叫聲 發起人:幽默實踐人鳥共融|Yahoo
上水河流多見斑頭鵂鶹。(相片來源:香港觀鳥會)

被問到為何會揀選模仿這幾種雀鳥,Rico透露曾徵詢觀鳥會專家意見,認為斑頭鵂鶹尖銳的叫聲很特別,連續發出「一粒粒」的叫聲;八聲杜鵑則有八聲,比較有趣,「大家如果細心觀察係可以聽得到」。他也希望大家多留意貓頭鷹,這幾款雀鳥比麻雀較為少見,希望大眾加深認識。

留意不同雀叫聲 「開眼開耳」

Rico在 2021 年開始留意生態,之前無特別留意各種雀鳥,但學習生態知識後到公園就發現有不同品種的雀鳥鳴叫,有「開眼開耳嘅感覺」。他笑指,雖然噪鵑等雀鳥叫聲有時讓人煩躁,但牠們都是「城市人嘅鄰居」,希望用幽默手法實踐人鳥共融。

專訪|「鳥鳴之王」公開賽模仿「升Key雀」噪鵑叫聲 發起人:幽默實踐人鳥共融|Yahoo專訪|「鳥鳴之王」公開賽模仿「升Key雀」噪鵑叫聲 發起人:幽默實踐人鳥共融|Yahoo
舉辦比賽的四位搞手都從事與生態相關行業,喜歡雀鳥。(受訪者提供圖片)
專訪|「鳥鳴之王」公開賽模仿「升Key雀」噪鵑叫聲 發起人:幽默實踐人鳥共融|Yahoo專訪|「鳥鳴之王」公開賽模仿「升Key雀」噪鵑叫聲 發起人:幽默實踐人鳥共融|Yahoo
有個別成員每星期觀賞雀鳥。(受訪者提供圖片)

掀藝人模仿雀叫熱潮

比賽上月中在社交平台公布後,已有不少藝人留言模彷噪鵑的聲音,包括陳健安、麗英、吳保錡、吳肇軒。Rico透露,雖然他們暫沒有報名參賽,但認為多人留意是好事。比賽公布首日已開始收到錄音作品,亦有KOL報名,約一個多星期已收到 20 多人參賽作品,其中 5 、 6 位參賽者都扮得很相似,笑言「差啲分唔到係雀定係人扮」。故此他們會利用電腦軟件對照音頻譜,在電腦細聽和分析,但也指「試過有某一啲app將(藝人)Sica錄音認做Koel(噪鵑)」,所以用電腦軟件之餘,亦會有專人對照頻譜和聆聽。

評審包括外國雀鳥專家、手笛導師

決賽日專業評審團有三人。Rico介紹,其中一位是外國雀鳥專家Paul Leader,他是米埔管理會成員之一, 1990 年開始擔任世界自然基金會觀鳥大賽評審;另外兩位分別是觀鳥會代表Tom Li和香港手笛協會導師。Rico解釋,模仿噪鵑多是透過叫或吹口哨方式,但手笛導師可利用手吹出噪鵑叫聲,「為扮聲比賽提供新角度,原來可以咁扮,都幾有趣。」他也透露評判團對比賽都感興趣,加上香港未曾舉辦這類扮聲比賽,早前Threads亦有網民模仿作雀鳥叫,「而家搞更加啱啱好」。

專訪|「鳥鳴之王」公開賽模仿「升Key雀」噪鵑叫聲 發起人:幽默實踐人鳥共融|Yahoo專訪|「鳥鳴之王」公開賽模仿「升Key雀」噪鵑叫聲 發起人:幽默實踐人鳥共融|Yahoo
評判之一的觀鳥會代表Tom Li。(受訪者提供圖片)
專訪|「鳥鳴之王」公開賽模仿「升Key雀」噪鵑叫聲 發起人:幽默實踐人鳥共融|Yahoo專訪|「鳥鳴之王」公開賽模仿「升Key雀」噪鵑叫聲 發起人:幽默實踐人鳥共融|Yahoo
Paul Leader是外國雀鳥專家,亦是米埔管理會成員之一。(圖片來源:WWF網頁)

「鳴就明—鳥聲模仿大賽」正接受報名,截止日期為 8 月 2 日。比賽分初賽及決賽兩階段,初賽參賽者模仿「升Key雀」噪鵑,報名時須參考大會提供的音源,提交由本人模仿噪鵑鳴聲,包括鳴唱和鳴叫的MP3音樂檔案。作品經電腦軟件作聲學分析,並由專業評判聆聽及觀察時頻譜判斷相似度,評選出 20 人競逐決賽。獲入選決賽的參賽者將於 8 月 9 日前收到通知。

決賽則於 8 月 23 日舉行,分三輪淘汰賽。首輪貓頭鷹賽分兩組進行,參賽者抽籤決定模仿褐漁鴞或斑頭鵂鶹,每組有 4 人晉級。第二輪杜鵑鳴聲賽同樣分兩組,參賽者再抽籤決定模仿八聲杜鵑或大鷹鵑,每組各有兩人晉級。最後一輪總決賽為自選賽,由專業評判選出冠、亞、季、殿軍 ,以及在 20 位初賽入圍者參賽錄音中選出「KOEL之王」;決賽日現場觀眾亦可投選「最受歡迎大獎」。部份獎品由觀鳥會提供。

專訪|「鳥鳴之王」公開賽模仿「升Key雀」噪鵑叫聲 發起人:幽默實踐人鳥共融|Yahoo專訪|「鳥鳴之王」公開賽模仿「升Key雀」噪鵑叫聲 發起人:幽默實踐人鳥共融|Yahoo
決賽以淘汰賽形式分三輪主題作賽,包括貓頭鷹賽、杜鵑鳴聲賽和自選賽。

「鳴就明—鳥聲模仿大賽 2025 」比賽詳情

參賽資格:僅接受個人報名,須年滿 12 歲或以上

報名日期:即日至 8 月 2 日

報名方法:填寫網上報名表並上傳參賽的MP3音樂檔案 https://bit.ly/46meXFk

(作品須參考大會提供的音源: 噪鵑の鳴聲 The call of the Asian Koel ,提交由本人模仿噪鵑鳴聲,包括鳴唱和鳴叫的MP3音樂檔案)

決賽名單最遲於 8 月 9 日公佈。決賽日為 8 月 23 日在港大舉行,比賽以淘汰賽形式分三輪主題作賽,包括貓頭鷹賽、杜鵑鳴聲賽和自選賽。

資料來源:「鳴就明—鳥聲模仿大賽 2025 」社交平台

Share
Related News